从中国到加拿大(一)-- 为什么出国 ?

2019、2020年的疫情让中国和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经过数月的严格防控将疫情完美控制了,从开始的差生妥妥的成了优等生,反观其他国家例如欧洲诸国,以及我所在的加拿大,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而美国、印度似乎连第一波都还没有结束。伴之而来的不仅是日常生活的改变,对旅居海外的中国人来说,回国还是不回国也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对有些人,这个选择似乎就非常简单,可总有一部分人,比如说我,出于各种现实的考虑,充满纠结。哪怕没有疫情,这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就像大城床和小城房一样永远有讨论的空间,不禁回想,自己又是如何将自己处于这样一个艰难的处境呢?这又得从为什么出国说起。

决定读研

2012 年 – 本科毕业的前一年,通常是大家思考毕业出路的时候,当时的选择无非是:面试找工作、国内读研、出国读研。我当时主要是倾向于读研究生的,至于为什么,也无非是跟很多人一样,希望提升一下未来的竞争力(后来还一度尝试着申请过博士),内心深处可能也隐藏着本科毕业就面临职场的些许恐惧吧。这里我也不想再罗列数据证明本科就业到底有多残酷以至于吓到了我,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我也没有深度剖析过到底有多残酷,可能只是想继续学习的思想,加上正好能暂时逃避找工作的心理,促使我们不断接受对这个选择有利的信息,进而又更巩固了读研的决心,乃至最后有底气向所有人宣告并解释自己的决定,似乎是为了赢得自己做出选择的合法性。

当然,读研并不是什么坏的决定,这里只是为了还原自己当时的决策过程。记得当时学校就有各种讲座关于出路的选择,辅导员、学长也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我们,鼓励我们思考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思考也是重要的,但问题在于多少人真的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也许上大学之前,我们的人生就没需要我们自己做出什么重大的决定,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在父母的指导下走来,即使中间出了岔子,也有父母帮我们提供方案。所以,其实对错不是主要的,而是我们面临决定时的心态,好像变得患得患失,优柔寡断。

出国好像挺不错

决定读研究生之后,又该继续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了。在 2012 年之前,出国从来没出现在我的方案里,因为我觉得那是个昂贵的选择。然而,有关出国留学的信息却围绕在我们左右,学校每年都要展示一下出国留学率提升了多少,跟多少大学展开了国际合作,提供了多少互派交流生的机会,学院里又有多少新招的教师是从国外人才引进的,哪怕是我当时学院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有过海外学习或者工作经验的,上课的时候津津乐道的讲着在 IBM 工作的经历,讲着他以前的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去哪里留学。尤其作为学习软件工程的学生,编程语言是国外发明的,当时用的大多数软件也是国外开发的,彼时中国似乎还是外包服务居多,因此我们专业还要求学习二外,而国内的互联网还在努力追赶世界的潮流,所以那个时候的学生都对国外软件行业有羡慕之情吧。人的内心似乎都有探索未知、渴望尝试的欲望,渐渐的,出国在我心里就演变成:不错的选择,只是经济负担太重而已。内心潜台词就是,只要条件允许,我还是想出国的(那个时候想的仅仅只是出国留学然后回国就业,出国后的变化后面会讲到)。

下定决心

在心里认可出国是个挺不错的选择之后,也去了解了下出国的条件,硬性指标里好像成绩也达标,托福或者雅思还有半年时间准备,但是经济问题怎么解决?既然自己出不了那么多钱(同时自己也是不想出太多钱的),那就只能找个便宜的地方,或者拿到全额奖学金了。果然,世界这么大,道路千万条,一次新加坡留学讲座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居然就提供这种硕士项目,只要你愿意毕业后留新工作,政府可以负担学费,最后又有通过这个项目实现留学梦的学长现身说法,这无疑对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从此,申请留学的准备工作开始了。

初次艰难地尝试

2012 年上半年,基本都在准备雅思,为了考个高分,也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不亚于复习考研了。2012 年下半年就得开始准备申请了,我的目标此时也从新加坡拓展到了香港(奔着申请直博去的,博士有奖学金)。期间趁香港大学一个教授去哈尔滨做讲座的时候还特意去面试过他的研究生名额,面试虽然被完虐(面试题现在看来跟 LeetCode上 的难度是 Hard 级别的动态规划题差不多),却没有打消我的积极性,开始尝试着读更多的学术论文加强自己的学术实力。有意思的是,后来我又去北京参加过香港大学的一场比较正式的研究生提前批招考,这种考试只在内地的合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举行,我们这种在偏远地带的普通高校的学生根本就得不到通知,还好有以前的学长告诉我们要关注清北这些大学的学生论坛留学板块,后来我们真的从留学板块了解到了申请信息,并最终拿到了入场券。考试分两场,上午笔试,也都是算法、数学概率题;下午面试,港大会派出各个研究方向的老师来举行面试。这种招考的目的本来就是吸引国内最优秀的学生,所以结果可想而知,虽然很努力,但是仍落败。面试表现好的同学,可能当场就被教授发 Offer 了,更残酷的是,有些人在纠结要不要去,因为可能手上还攥着其他大学的 Offer, 比如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后来我还去广州参加过南洋理工大学同类型的考试,结果还是失败了,这类考试的要求确实高,因为很多人招过去都是当直博生培养的,所以如果本科学习期间没有比较强的研究经历或者学术成果,是很难脱颖而出的。虽然数次失败,但也增加了丰富的经历,也让我坚定了先申请研究生的目标,于是最终还是回到学校,继续正常申请之路了。

留学不仅仅是网上填个表那么简单,在全国已经是教育类的一类产业了,而在学校,申请留学也跟读研一样,有着自己的群体,每个在这个群体里的人,都把它当做自己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目标。背单词、刷论坛(寄托天下之类)、听讲座、套磁、了解签证等等。激情的投入让我们必须在这条路上有个满意的结果。多么羡慕有 plan B 的,而我们的 plan B 只是选个不同的国家,选个不同的学校,但是想让我们放弃留学就越来越难了。

继续申请之路

在把基本材料都准备好之后,就等学校开放申请了,可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申请开放得晚,需要等到 2013 年 2 月份,那时心里就稍微有点危机感了,如果 2 月份申请,结果到 6、7 月才能出来,万一没申请上,自己保研的机会也已经错过了,到时候再仓促的找工作,总觉得会很惨,更多的是不甘心。于是我开始考虑备选方案,也就是这个时候,加拿大进入我的视线,当时班里有其他几个同学早就开始关注加拿大了,我也是通过他们了解到的加拿大,美国在留学生心中肯定是不二之选,然而由于我们没有准备 SAT, 基本跟美国的学校无缘了,所以作为美国邻居而又经常被当做去美国的跳板的加拿大,就成了很多学生的选择。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更多的了解加拿大大学的信息,关注点也一直是选学校、选导师、准备材料,而这些也够我忙的了,一丁点也没有考虑真的去了加拿大会怎么样,满满的只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毕竟当时只是想把加拿大作为保底方案,所以选了西安大略大学计算机系并且套磁了我后来的导师,由于教授对自己的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权,在几轮面试之后,导师明确表达了接收并且愿意资助的意愿,只要我按正常流程继续申请,等申请到学院的时候,他会给出推荐意见。当时真是高兴坏了,连忙申请,并且在 2012 年的 12 月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比其他申请的同学还快一点。

但是到底接受不接受呢,学校也算是加拿大 top 10,导师也很好,关键是有全额奖学金。纠结许久,我还是把 offer 接了,因为这个是 Conditional Offer,我想着到时候如果不想去,就以签证为理由拒绝掉就行。 2013 年,我就继续申请了南洋理工大学,并在7月份也拿到了 Offer。可是我就在这几个月期间发生了思想转变,最终还是决定去加拿大。这两个 offer,经济条件已经不是我需要考虑的因素了。其他方面,首先,加拿大的 Offer 是研究型硕士,更符合我对自己的学习规划(就是想学习一些比本科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对以后申请博士也比较有利;而新加坡是授课型硕士,从这一点上,我内心已经偏向加拿大的,其次听说加拿大拿绿卡很容易,离美国又近,以后不管是回国还是留在国外,选择非常自由。

作为一个快毕业的学生,能出国留学有什么不好 ?作为一个留学生,有机会选择留下或者回国,有什么不好, 我们不就是想给自己以后的人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吗?从中国到加拿大,第一步就这样完成了,然而就像人生中所有的难以预料,你没有办法用上帝视角看清未来的每一步。这也就是后面纠结,忧虑,讨论产生的根源。生活本如此,而非因出国。

2013 年 8 月,我正式登陆加拿大开始留学生生活。。。